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9:46:11
日照新闻网讯 记者 费洪芹 通过主动走下去,到基层调研,我深切感受到服务青年的思路是调研得出来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来的。
在青岛,创新已经嵌入这座城市的发展基因,渗透到各个行业的细枝末节,成为动能转换和内涵式发展的高能引擎。科技创新布局方面,实现从‘小科技到‘大科技的转变。
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过百亿,达104亿元。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明月海藻等一批名牌企业,主动转型、先行先试,广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脱胎换骨,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老产业转型鲜活案例。截至5月底,全市共建成创业街区12个、人才创业孵化基地89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82个。通过三大转变,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形态。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21.56件,是全省的3倍。
2016年,青岛市研发投入总量及强度均居全省首位。在此基础上,青岛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打造源头、服务、产业三大板块,加快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工作链条,全面贯彻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正因为如此,大家也越来越相信,南坊村脱贫将指日可待。
新安装的38盏路灯,结束了南坊村无灯的历史,一条条水泥路通往村外……7月3日,记者来到莒县龙山镇南坊村,惊叹于眼前这个贫困村的变化。每天都有事儿干了,看着这些小羊,对生活也有信心了。——市口岸港航局精准扶贫工作纪实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黄桃种植、扶贫车间等一些好的产业和项目初具规模。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和小孩。
等到塘坝扩容完工,土地受益面积将从现在的100多亩提高至300多亩。通过种植黄桃,成立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加入进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一件件善行义举,给人们带来温暖感动的同时,也给予人们更多的希望。去年以来,市口岸港航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优选第一书记入驻包联村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等,在精准上下功夫,造血上谋长远,一步一个脚印,在贫瘠的山川沟壑探寻南坊村的致富之路……基础设施建设——撬动精准扶贫杠杆莒县龙山镇南坊村属市级贫困村,全村有256户、765口人,原有贫困户4户5人,经市口岸港航局帮扶一年后,目前仅剩贫困户1户2人,年内有望全部脱贫。原先,60多岁的厉安吉是南坊村的贫困户,家中仅剩自己一人,生活十分困难。为此,市口岸港航局安排第一书记挨家挨户做工作,收效甚微。
此外,黄桃在海外拥有一定的市场,有利于推动黄桃的销售。做足黄桃文章——激发贫困村的内生动力在村子西边的山头上,种了三千多棵黄桃树,等黄桃丰收,分销再出口,我们村也有自己产业了。为了让贫困村切实增强内生动力,该局第一书记带领村班子成员赴三庄黄桃种植基地考察,通过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先行试验区,流转30亩土地进行黄桃种植。2017年6月1日,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市口岸港航局组织干部职工到扶贫包联村,为潘家庄小学的学生送上节日礼物。
在南坊村西边的山上,3000多株桃树栽满了整个山头,这让山脚下那座塘坝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南坊村支部书记厉吉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秉持踏实肯干的好作风,市口岸港航局自帮扶以来,通过精准摸底,理清工作思路,从细微处入手,以点带面,让南坊村旧貌换新颜。
但满意不止,精彩仍在继续……。南坊村属于丘陵地带,地多人少,曾经也种植过桃子, 但由于品种普通,销路并不好,渐渐桃子都烂在了地里,村民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失。
南坊村村民厉安吉笑着说道。都不接受,谁家都不肯把门口的菜地推了,慢慢地,该局转变了工作方法。把工作做在前边,让群众先受得实惠。如今,走在南坊村的街道上,卫生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 脏、乱、差已成为南坊村的历史深入加强对国家、省重大战略政策和事项的对接落实,建立了蓝区规划一带一路环渤海纲要重点事项季度调度和通报制度。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5.22%、142.7%,达到建港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蓝色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9.64亿元,增长16.5%,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7.1%,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空港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山太飞机工程、PA28飞机复装、华翼蓝天模拟机制造、锐翔通用航空等一批支撑项目落地建设。
完成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1 3 2 . 9亿元,同比增长49.7%。今年以来,全市蓝区建设按照一个目标、三个导向、五大战略的总体要求,抓住用好国家、省重大战略实施机遇,围绕加快建设半岛重要临港产业基地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目标,着力拓空间、强合作,全力推重点、搭平台、强龙头,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深入贯彻实施我市 一带一路2016—2017年度工作计划,巩固扩大对外合作成果。同比增长12.4%,高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本网讯(记者 冯书琴) 7月31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日照市上半年蓝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市蓝色经济增加值实现492.43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51.4%。
蓝色经济投资新动能持续发力。其中,出口额79.3亿元,增长64.9%,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4.8%,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1547万美元。60个市级蓝色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3.9%,31个过亿元项目完成投资132.7亿元。对接落实重大政策和事项成效显著。
集装箱155万标箱,同比增长6.6%。港口投资7.89亿元,占全年计划54.4%。
海洋开放功能平台优势不断增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呈现新亮点。
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3亿吨,同比增长7.7%。坚持双港带动、多园支撑、三外融合,着力增创海洋开放功能平台新优势。
60家市级蓝色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3%同比增长12.4%,高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本网讯(记者 冯书琴) 7月31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日照市上半年蓝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市蓝色经济增加值实现492.43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51.4%。今年以来,全市蓝区建设按照一个目标、三个导向、五大战略的总体要求,抓住用好国家、省重大战略实施机遇,围绕加快建设半岛重要临港产业基地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目标,着力拓空间、强合作,全力推重点、搭平台、强龙头,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完成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1 3 2 . 9亿元,同比增长49.7%。
空港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山太飞机工程、PA28飞机复装、华翼蓝天模拟机制造、锐翔通用航空等一批支撑项目落地建设。海洋开放功能平台优势不断增强。
蓝色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9.64亿元,增长16.5%,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7.1%,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呈现新亮点。
60个市级蓝色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3.9%,31个过亿元项目完成投资132.7亿元。60家市级蓝色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3%。
发表评论
留言: